本期我们从“全息”的定义出发,多角度分析市面上的现有技术,看看哪些是花拳绣腿,哪些是真才实学。(以下均为作者观点,欢迎专业人士指正)
首先,全息(hologram)是一个合成词,源自希腊语:holos(全部)+gramma(信息),顾名思义,它是记录并重现物体全部光学信息的一种技术。那么,光学信息包括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光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波,那么波的振幅、波长、相位等信息都是“全息”的收集对象。
全息影像与普通影像在视觉观感上最大的区别就是所谓的“立体感”,而营造“立体感”的关键因素则是光所携带的相位信息。我们人眼能看到物体是由于其本身发光或反光,这些光线就像是连入眼睛的数据线,将物体的各种光学信息传送到我们眼中,从而认知物体。
与人眼工作方式类似,普通影像记录方式接收物体反光的振幅(影响明暗、轮廓)和波长(决定色彩)信息,并用一定的手段进行还原,无法包含相位(反映深度)信息,而全息的记录方式则以两束激光照射物体产生的干涉条纹将相位信息录入胶片,再次向胶片照射激光,则可“重放”所有光学信息,形成具有立体观感的图像。
最基本的全息摄影工作流程:一道激光由分光器分成两束,一束照射在被拍摄物体上,进而反射在胶片上,这时,它已经不只是一束光,而是物体上千千万万的点的漫反射光,我们称之为“物光”;另一束则直接照射胶片,我们称之为“参考光”,“物光”与“参考光”相互叠加、削减,即发生干涉现象,在胶片上进行一定时长的曝光,形成干涉条纹并记录在胶片上。
干涉条纹之间的间隔和反差其实就是物体每一点的光学信息的“编码”,这些条纹很小,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而胶片看起来就是透明的;用相同的“参考光”照射胶片,“参考光”与胶片上的干涉条纹发生衍射,相当于“物光”的所有点与“参考光”在胶片中再次相遇,还原了当时拍照的状态,物体上所有点的“物光”再次被“召唤”出来,“重组”物体,从而“解码”了立体图像。
利用相干光干涉效应制造全息图的过程。由分光镜将光分成两束:打在物体上光线和参考光。共同作用,形成能被胶片记录的干涉图样。实验室中的激光是能够满足相干性的理想光源。两个独立的普通光源则不能形成相干光,因此无法形成干涉条纹。来源:Wikipedia
重建物体的立体像的过程。来源:Wikipedia
举一个生活中不存在但可以想象的类比,将一只杯子急速冷冻,无数水分子在其表面凝结成霜,假设这些水分子从此可以在任何状态下固定不动,我们将温度升高,固态的水分子变为气态,杯子解冻并移开,此刻,再将温度急速降回一开始冷冻的状态,水分子再次凝结成霜,并重现了物体的形状。这里的一个个水分子相当于干涉形成的“物光”光点,空气为胶片,可控的温度则相当于“参考光”,随着温度的还原,杯子的“像”也被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