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纵观百度的发展史,从李明远、陆奇到向海龙,二号人物似乎一直不固定,这也可能是百度的一大隐患。
对于向海龙的离开,李彦宏在公开信中表示,感谢向海龙过去 14 年的陪伴和贡献,并祝他未来一切顺利。不过,也有媒体报道称,向海龙是被辞退了。对此,向海龙则也通过媒体渠道进行了回应,称自己是正常离职,未来将会创业。
李彦宏表示,作为领军人物,说“我们尽力了”没有用,要确保在必须赢的战场上取得胜利;每一位员工,在工作中要倾尽全力,确保每一件事情执行到位;同时“不能等、不能靠、不能怕,要敢于说真话、敢于试错、敢于创新”,“不是给失败寻找借口”。
目前百度搜索业绩的增长已经显露疲态,如何争夺流量入口,争取年轻人的注意力,成为了集团上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快评:百度向何处去?
为什么会不断出现高管更替?
要追寻根本原因可以找到两点。
从人事上看,应该跟百度十几年来发展太迅速,而没有足够时间建立起好的人才梯队有关系,这其实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通病。百度也如此,一开始就缺乏专门的人才培养机制。
另一方面大概就跟百度在互联网下半场有点没找准节奏有关系了。有句俗话说,大发展没问题,小发展小问题,不发展大问题,用在互联网公司也一样。当发展遇到阻力,可分享的增量蛋糕部分消失,必然引发对内部原有利益的争夺和重新分配。
所以从这两方面看,百度发生人事变动其实并非关键问题,甚至也不是坏事儿,它只是百度本身所遭遇发展问题的一个附属产品。或许通过人员的更替,反而能够加速解决百度自身的一些沉疴。当然,这首先要看李彦宏有没有把握正确方向的能力。
百度当下有两件最难的事情必须要做,一是对搜索业务的大变革。向海龙时代的搜索业务为百度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同时也留下一些顽疾,比如搜索广告的运营等,其中医疗广告等问题还给百度声誉带来负面影响。向海龙的离开肯定会引发业务动荡,造成不小的损失,但同时也是一个洗牌重来的契机,预料一旦形势转稳,百度必然会有较大的动作出台。
再就是如何稳定业绩、稳定股价,从而收拢人心,建立信心。百度今年一季度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这其实是个大事件。手握搜索这样几乎行业垄断的现金牛,居然还会出现亏损,一大原因就是在AI前沿领域投入过大而看不到收益。而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快拆分部分业务,引入外部资金,使之独立运营。
搜索是昨天和今天的业务,前沿AI是后天的业务,那么百度明天的业务靠什么支撑?
对此外界也需要一个更明确的答案。百度近几年走了一些弯路,比如最初对91的收购,比如对O2O的押注,后来百度信息流以及自媒体业务曾经一度被看好,发展也堪称迅猛,但就可预见的营收而言,还很难成为一个足以撑起半边天的超级业务。从这个角度讲,百度要重现三巨头时期的辉煌,还有不短的一段路要走。
上游新闻据21世纪经济报道、南财快评、界面新闻、新浪微博、公开信息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