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息投影这个词在娱乐表演领域经常出现,但由于无法满足“在空气中成像”这一标准,所以这基本上只能算是“伪全息”。不过,通过一些“伪全息”技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与“真全息”类似的视觉效果。
目前的“全息”多用于产品展示或者某种现场活动的短暂效果,主要有下列几种实现方式:
1.佩珀尔幻象
1862年,由科学家约翰· 佩珀尔发现的“佩珀尔幻象”( Pepper Ghost)原理,是目前最常用的“伪全息”技术。
▲早期“佩珀尔幻象”在舞台剧中的应用
如图所示,在舞台前呈45度角放置了一块透明玻璃,表演者在舞台下进行表演。将灯光打在舞台下的表演者身上,然后透过玻璃便可以把表演者的影像再现在舞台上的特定区域,犹如凭空出现的“鬼影”一样。
2001年,全息膜的诞生让人们可以利用佩珀尔幻象在舞台上实现更加逼真的虚拟幻象。现在一些全息膜里面有许多细细的线路丝。借助这些线路丝,人们通过手指触摸就能与全息影像进行互动。
▲李宇春在春晚中的节目便是利用佩珀尔幻象而做到的
2015年春晚,李宇春的节目《蜀绣》让很多人印象深刻:她在表演时突然分出三个分身,形成4个李宇春同台演出的奇特场景。另外国际上比较典型的案例包括:2014年billboard颁奖礼上,已故“摇滚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复活”唱新歌;2010年,日本虚拟偶像初音未来的演唱会也是利用全息膜把虚拟的初音未来“实体化”。
但全息膜技术的缺点在于可视角度会受较大限制,当观众在某些特定角度观看图像时,会产生变形。
▲央视羊年春晚视觉总监介绍全息膜
2.水雾投影
该技术的实现原理就类似海市蜃楼,将提前制作好的全息图像通过激光投影到水蒸气上。利用水蒸气对光的反射,形成立体图像。不过由于控制水蒸气的颗粒大小和密度均匀性的技术目前还有待完善,因此水雾投影的效果并不理想。
▲水雾投影目前效果并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