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对辨别看到的影像是不是全息,首先要明确全息的定义是什么。根据字典和维基百科上的定义,全息(holography)是一个技术名词,指通过相干光(激光就是其中一种)干涉原理记录和查看图像,当合适地将其呈现时,便可以精确地再现被记录物体的三维外观。
但是外文时常看到的一个词是“hologram”,它指的是进行全息记录时在记录媒介(比如胶片)上形成的印记,并不是我们看到的影像。而媒体、PR和大众时常将“hologram”与另一词“holographic image”混用,后者指的是通过照射光线(相干光)到hologram上再现的三维影像,就是漂浮着能被我们看到的画面。
视频截图,详细信息还请点击下面的链接
真正的全息影像是什么样,各位可以看一段1972年的视频:Introduction to Holography。视频里用胶卷记录了物体的整个三维图像信息,并通过激光重现出来。
以上就是严格意义上的全息,那么定义完了我们来谈一谈现实。
HoloLens可以让用户看到漂浮在空中的三维影像,虽然实际视场角没有宣传图这么大
现实是,当大众提到全息时,他们想到的不是激光和干涉原理,而是眼中看到的漂浮在空中的三维影像。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全息”这个词被滥用,只要是震撼视觉的虚拟影像都有可能被叫做全息。希望攀上“黑科技”的PR,想要吸引眼球的媒体和不明就里但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的大众,共同促成了这一现象。
要让你眼中看到漂浮的三维影像,其实办法非常多,而且通常和激光、干涉没多大关系,而是在利用我们的视觉系统看外部世界的方式。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有6个主要的深度线索帮助我们形成三维视觉。
1、透视: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更小;
2、遮挡:近处的物体会挡住处的物体;
3、双眼(立体)视差:左右眼看到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
4、单眼(运动)视差:当头部运动时,远处和近处的物体会以不同幅度运动;
5、聚合:当眼睛聚焦在近处物体时两眼视线汇合;
6、调节:根据物体的距离,眼球相应地调整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