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的故事刷了满屏,人们纷纷感叹电影中的黑科技终于要占领地球了。但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身后,再现现实的热潮却依然不减,不断又有科技要来挑战这一难题,而这次的主角换成了“全息投影”。
诞生于半个世纪前,全息投影可谓低调很多,但可广泛应用于文化、娱乐、产品展示等,全息投影展示了令人想象的市场空间。
在科普全息投影之前,先带大家来重温一下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这两个刷屏了两年的热词。
AR增强现实
简单来说,AR(增强现实)能够让人感觉在所处的环境中增加了一些并不存在的人工制造的实体。
VR虚拟现实
而、VR(虚拟现实)则能够让人感觉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存在的人工制造的环境之中。
这两种技术听起来都很美,但实际上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并没有持久优质体验的模式和用例。使用VR眼镜需要人眼持续聚焦,更适合碎片化的内容,长时间则会令人感到眩晕;而AR需要手机或屏幕之类的介质,才能呈现增强现实的效果。
相对来说,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只需裸眼,不需要可穿戴设备,在清晰度足够的情况下,其体验效果比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更优。
全息技术最早于1947年由匈牙利物理学家Denise Gabor发现,并因此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从此以后有了全息的朦胧开端。
2006年以后这项技术在国内外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成为了展示、演出、影视呈现的手段,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中。
全息投影还可实现幻象与场景、与表演者的互动,而台下观众无需使用任何设备。
并且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从成为网红,到默默隐去,主要面向消费者,而全息投影则更多面向商家,提供长期、稳定的使用方式,相对更不易因市场的追捧而产生过多泡沫。
切入娱乐行业,全息投影的天然入口
初音未来全息投影演唱会
全息投影目前应用最为成熟的领域还是娱乐行业,初音未来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全息投影技术举办演唱会的虚拟偶像——透明膜全息投影。尽管当时的技术还不足够成熟,但全息投影雏形的惊艳效果已经冲击到了很多人的神经。
传统的舞台效果一直局限于2D,而人们对于3D视觉效果的需求与日俱增,普通的视觉效果和单纯的4k清晰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舞台的期待。
2012年春晚全息投影舞台,王菲演唱《因为爱情》
2012年春晚首次采用了全息投影技术,如王菲的歌曲《因为爱情》,而全息投影运用最好的是高晓松作词的歌曲《万物生》,全场全息效果出色,达到了满屏满场,而且创造的意境酷似《阿凡达》的世外仙境。
2015年春晚全息投影舞台,李宇春演唱《蜀绣》
这种“幻真虚实”技术带来的新的“造星”方式,类似于初音未来的虚拟人物偶像。其采用动作捕捉技术,通过红外线摄像机以及资料处理的动作分析系统,透过由受试者身上反射回来的光线,运用摄像机拍摄到的2D影像转换成3D资料,经过进一步的处理,最终完成整个捕捉过程,使虚拟偶像的一颦一笑接近真人。在完成动作捕捉之后,由3D虚拟成像技术来生成“人物骨骼”。
虚拟人物偶像还可以与人进行互动,利用Faceware面部表情捕捉技术,通过摄像头捕捉人的面孔,对人的面孔、话语进行识别和回应,完成语音呼叫唱歌等指令,以及和歌迷进行互动。
对此,虚拟偶像“认识”台下的每一位观众。当台下某位观众比起剪刀手时,虚拟偶像就能精确识别感知,并询问“台下的XXX,你好吗?”。而当观众皱起眉的时候,她也能体贴的询问,“你是不开心了吗?”。
除了娱乐领域,欧雷新宇对全息智能的其他场景也很有信心。预计全息投影将有万亿的市场,旅游、文化、教育、医疗、建筑都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而全息投影会是对未来信息呈现和感知方式的一种变革。
文化旅游领域全息投影的应用
在文化旅游领域,全息投影可以使游览者在景区进行沉浸式体验,在真假难辨的世界里,你将不知道身边走过的是真人还是虚拟人物。
教育领域全息投影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全息投影能使课本上二维的画面,变成立体三维,并能根据指令运动,学生们在课堂上看到的会是“会扇动翅膀的蝴蝶”。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时代中视愿与更多伙伴携手,与VR教育从业者、教育专家们、一线老师们共同努力,帮助学校构建创新教学实训新模式,共同探索VR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努力!
建筑领域全息投影的应用
在建筑领域,全真投影可以实现对建筑结构进行精细呈现,如对一根钢梁的结构、尺寸、材质进行展现,实现随意的放大、缩小。
医疗领域全息投影的应用
在医疗领域,全息投影同样可对病体进行详细的图像呈现。精细程度可达到能够区分不同血管的位置,在医疗教学方面也更加形象。
时代中视始终坚持不断钻研创新、精益求精,力争为客户、用户,提供最周全的服务产品。
全息投影技术具体如何使用,也还要受到灯光温度、色温、角度、场地设置的影响,一个清晰投影的实现需经过上万次的调整。因而,对于实际场景的应用,要不断进行跟进和调整,硬件和服务都必不可少。
演唱会上真人和虚拟偶像共舞,课堂上用全息投影进行3D动态教学,景区场馆可实现人与虚拟物体的互动……新的呈现方式为我们又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市场在慢慢铺开,对全息投影,这一继AR、VR后塑造了我们视听方式的技术来说,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