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采购

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真3D?伪3D? 透析电影“3D转制”的真面目

   2012-12-05 转载于网络佚名7940
导读

时隔三年,在传说中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即将到来之际,灾难片宗师罗兰艾默里奇的科幻大片《2012》又在中国内地上映了,并且是以

时隔三年,在传说中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即将到来之际,灾难片宗师罗兰·艾默里奇的科幻大片《2012》又在中国内地上映了,并且是以3D的全新形式。在中国这个好莱坞大片和3D电影备受追捧的国度里,3D版《2012》很可能斩获不菲的票房成绩,就像它的前辈——今春在内地引发观影热潮的3D版《泰坦尼克号》那样。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的批评声音,事实上,自3D重映的消息在10月份正式公布后,《2012》就一直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质疑。

真3D?伪3D? 透析电影“3D转制”的真面目 
真3D?伪3D? 透析电影“3D转制”的真面目

质疑《2012》

圈钱?坑爹?只有笨蛋才会迷恋3D?

围绕3D版《2012》,外界的质疑声音集中在其商业动机和3D效果上,不少人本能的向其投去鄙夷的目光,“圈钱之作”、“坑爹3D"的骂名纷至沓来,很多网友还借用网络热词戏言“片方的节操已掉得满地都是”。专为中国观众定制的消息曝光后,3D版《2012》更是被置于万劫不复之地,一些影迷甚至偏激的宣称,如果影片在中国赚得碰满钵满,将是中国电影和中国观众的耻辱。此外,还有媒体疾呼“只有笨蛋才会迷恋3D”,斥责3D多数是制片方圈钱的工具,号召内地观众降低对3D电影的热情。

回归理性

劣质3D坑苦观众 《2012》无奈躺枪

这些质疑与责难不无道理,毕竟这些年大家都被那些“只有字幕是3D的”中外伪3D大片坑得厉害,深深伤害了感情。这也是外界普遍对3D版《2012》持不信任之情的主要原因所在,所谓的批评声音,几乎都是在没有看过影片的情况下的主观臆断,从这点上来说,《2012》可谓躺着中枪,不能说全然无辜却也相当无奈。

其实,抛开这些年被劣质3D屡次伤害的小心脏,站在理性的角度看,《2012》在最合适的时间点(世界末日),重制3D投放到最合适的市场(中国内地),是一种典型的市场逐利行为,投机也好,圈钱也罢,只要它不是那种对观众不负责任的糊弄之作,就不宜过度用道德标准来评判市场经济行为,说到底,还是要靠作品的质量说话。

鉴定《2012》

3D效果对得起观众 转制有优势

问题到了最本质的所在,那就是3D重映版《2012》的3D品质究竟如何?负责任的说,它不仅绝非那种“只有字幕是3D的”低劣货,更是一部3D效果上佳、对观众负责的3D视觉重建作品,甚至相比此前被视为3D转制标杆的《泰坦尼克号》还要出色不少(详情请参考本站此前的:《2012》3D片段独家体验报告)。这是因为《2012》作为一部三年前的灾难视效大片,相比上个世纪的《泰坦尼克号》,有着素材上的巨大优势。加之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当年曾考虑用3D技术来拍摄《2012》,并为此做了许多工作,甚至还试着拍了一些3D素材,这些都为此次3D转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实,关于3D转制,关于真3D与伪3D,之所以在这两年引发这么多争议,说到底是因为3D技术的“新”,大家都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成熟完善的制作规范,造成各种粗制滥造之作鱼目混珠,糊弄观众;没有明确统一的评价基准,又使得绝大部分观众只能瞧个热闹。关于3D,我有我的看法,你有你的观点,他有他的建议,说来说去自然是非不断。现在借着3D重映版《2012》引发的争议,似乎是时候说个清楚了,本文将努力为大家还原3D转制以及3D电影的真实面目。

3D意味着高票价高收益,越来越多的电影匆匆上马3D 
3D意味着高票价高收益,越来越多的电影匆匆上马3D

3D转制为何遭遇信任危机?

技术是中立的,粗制滥造坏了名声

3D电影的热潮来自《阿凡达》,这部电影创造了影史最卖座纪录,同时也将一种相对较新的电影表现技术带到了人们面前。事实上在《阿凡达》之前,已经有很多电影都尝试过3D手段,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地心历险记3D》以及梦工厂的一系列动画电影,但是它们都没有达到现象级的影响力,直到《阿凡达》的出现。《阿凡达》的成功给电影行业带来的信息是“高票房”和“3D”,但其实二者之间并没有足够的联系,仅是一个来自公众羊群效应的心理暗示。单就谈电影产品来说,3D和2D的区别在于,3D需要更昂贵的放映设备和更高的票房定价,进而会影响到电影产品的利润。

为了更高的利润,制作3D电影,至少看起来会让电影制片人认为在收入上更加高效,底线收入也更高。就这样,唯利是图的资本家们开始拿着3D当做一个法宝。从经营的角度出发其实这样想没有错:如果我有一个90分的电影,它每张电影票卖60元;如果我加上3D效果,那么在3D的放映厅中我可以获得更高的票价,同时因为有不同版本,在院线的曝光度上也会更高。

 

不过必须要承认的是,3D至今为止还是一个新技术,而《阿凡达》的成功将这个技术的起点拉到了一个相当高的位置,目前还没有那部电影敢说自己的3D效果超越这部3年前的电影。《阿凡达》的高知名度也使得观众对3D效果有相当的需求,远远不是停留在“看个新奇”的层面上,更何况在成像效果方面,3D摄影机还无法和传统胶片摄影机相比,这是至今都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怎样在3D和最终画面效果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是现在的电影还在探索的。

2010年,后期转制3D的《诸神之战》被批“只有字幕是3D的” 
2010年,后期转制3D的《诸神之战》被批“只有字幕是3D的”,这逐渐成为观众对劣质3D电影的一个惯用评价方式

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匆忙上马的3D电影产品,往往效果不佳,经常受到观众的口诛笔伐。而在这其中被大家诟病最厉害的,就是2D拍摄、后期转制3D的电影,被大家认为是粗暴简单的作品。这些作品数量不少,已经到了“3D转制必给差评”的地步。

但技术是中立的,没有一种技术是应该被人人喊打的。于是,这之后我们迎来了3D转制重映并在北美收获不俗票房的《狮子王3D》,此后的《星战前传3D》、《海底总动员3D》等等让我们看到3D不失为让老片焕发青春、银幕重温的一种方式。

今年4月,《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更是带着亲自监督转制的《泰坦尼克号3D》来到内地,虽然被卡梅隆本人谦称为2.99D,但这部由来自世界各地约300名计算机艺术家耗费超过75万个工时完成视觉重建的影片再度征服了观众,3D转制技术与旷世巨片的亲密接触成就了又一次票房奇迹,也就此树立了3D转制电影的标杆。更让3D转制这门手艺,在经历了巨大的信任危机之后,重新在公众心目中站稳了脚跟。

2D转3D,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

对观众负责的转制,叫做3D视觉重建

简单来说,把2D的电影制作成3D,就是在原来只有XY关系的画面上增加一个Z轴线的深度,这个深度的增加是基于人的肉眼视觉体验。从技术上说,要将2D转成3D的时候,制作“深度地图”是关键,这种技术功能的显示图展示了在一张2D画面中不同物体的位置关系。如果是CG特效相对少,使用胶片拍摄的电影,制作起来就会更加麻烦。因为这就意味着技术人员要从2D画面中一个像素一个像素手动调整它们的位置,才可以保证画面在3D空间中的精度。《泰坦尼克号3D》在后期制作中,对很多人物和物件都制作了3D模型,并非是为了代替画面中的具体角色,就是为了更方便和精确地制作出“深度地图”。我们以下面这1帧画面为例,来透视一下《泰坦尼克号3D》的转制工序:

《泰坦尼克号3D》的转制工序  
《泰坦尼克号3D》的转制工序

而有了CG模型之后,后期3D制作就变得轻松多了。画面中很多元素在电影文件中本来就是独自分离的,只需要将这些元素摆放到合适的位置再进行渲染和合成就好了。《变形金刚3》并不是所有的画面都使用3D摄像机,很多3D效果都是后期转制的。如果这些画面中不是有大量可以直接提取制作的CG对象,这部电影的后期制作过程将会耗时很长,不会那么快上映。

但是只有技术还远远不够。从实拍角度说,3D环境想要出效果,自然是表现在人的肉眼感受下,范围适中的空间,过大(面对巨大的海面,肉眼就很难有精确的空间感)和过小的空间都不合适——但是这样的想法仅仅是考虑到了实打实的实际拍摄,而没有考虑艺术加工,毕竟电影是艺术手法,不是技术手段。

简单地把2D电影制作成3D的过程称为“3D转制”,听起来就如同把VCD转DVD、MP3转CD一样轻松简单,但其实这种说法对后期工作人员来说是很不公平的,也很容易给不明其就里的公众造成一种“免费升级、粗制滥造”的错误印象。严格讲,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一个不变的内容,进行了视觉体验的改变,而这个体验延伸出的创作空间之大,远远超越物理空间关系。所以说“3D转制”是不准确的,准确的说法应该是“3D视觉重建”,当然,这仅仅是对那些真正对观众负责的3D后期制作而言。

CG画面吃重的《阿凡达》其实大部分镜头都不可能是3D实拍  
CG画面吃重的《阿凡达》其实大部分镜头都不可能是3D实拍

真3D与伪3D?其实是个伪命题

就视觉效果与观影体验来说,只有好3D和差3D之分

前面说了那么多,但是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基于视觉体验和这些年3D电影的观影经验,大家基本得出了一些观点“使用3D摄像机拍摄的3D电影效果有保障”,“使用后期转制3D的电影效果没有保障”,从而将这两种制作手法的电影分为了“真3D”和“伪3D”。

但这个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稍微认真点说起来,3D电影的扛鼎之作《阿凡达》算不算“真3D”还真不好说。这部电影除了3D之外还有一个技术成就是虚拟摄影,也就是说电影中有相当大的画面是通过CG技术直接制作出来的。这些CG制作的画面是根本不可能通过3D摄像机实拍。虽然卡梅隆依然使用3D摄像机实拍动作捕捉的演员,获得了相对准确的3D数据,但这也仅限于中景和特写画面,远景镜头只能使用CG技术,完完全全地电脑中生成。这些占据电影相当大部分的画面,是算真3D还是假3D呢?

前面讲过,电影是艺术手段,不是技术手段。在银幕上的3D体验和现实中的3D物体关系,是可以不同的,正如2D时代可以利用打光和构图拍摄出超现实的效果来。我们看到的几乎所有优秀的3D电影,无论是不是使用3D摄像机拍摄的,都有大量的后期调整工作,也就是大家说的“伪3D”的工作。

如果不经过这个步骤,3D体验会非常糟糕。在2D画面中你可以接受出于构图的效果,一个杯子在画面的右下角离镜头特别的近,在3D画面中这个极其次要的物体可能因为画面效果太好而成为视觉中心;一张饭桌的真实长度在3D环境中会远远超过你在2D环境中的感受,一片烟尘的距离感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你的对画面中心的视觉捕捉。这些,都是过去电影人从未见过的问题,也远远超出了“3D摄像机实拍”的能力。这里有大量的技术问题要解决——也就意味着大量全新的电影语言和创意的机会--也正是“3D视觉重建”所要完成的工作。

《龙门飞甲》堪称迄今3D效果最出众的华语片,但其上映之前也曾备受质疑 
《龙门飞甲》堪称迄今3D效果最出众的华语片,但其上映之前也曾备受质疑

所以说,在真正对观众负责的电影人手里,没有“真3D”和“伪3D”,没有“实拍3D"和“转制3D”,只有“好3D”和“差3D”。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像《2012》这样一部电脑特效画面占很大比重的灾难科幻片,在经过精细的3D视觉重建之后,视听效果直追那些用3D实拍的电影也就完全不是什么天方夜谭了。

再举个也许会颠覆你惯性思维的例子,之前3D效果并不出色的国产片《乐火男孩》和《唐吉可德》,其实都是用3D摄像机拍摄的,而3D效果出众的《龙门飞甲》却有相当的画面是后期转制而成--你是否有“上当”的感觉呢?

至今为止,所有人(哪怕是被奉上神坛的卡梅隆),对3D技术在电影中的表达,创作也好,体验也好,都只是刚刚开始。这个全新的电影语言还在等着电影人赋予其更大的表现空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佚名原创作品,作者: 佚名。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quanxiwang.com/news/show-421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资讯头条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8682138895

请手机扫码访问

客服

客服热线: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