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电影海报
听闻《2012》也要跟风《泰坦尼克号》转制成3D电影来中国再捞一桶金,说实话,像《2012》这种世界毁灭级别的灾难特效电影,3D版本一定会非常精彩。但是,加入了转制技术,不知道效果是否还能让观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世界在自己身边毁灭,高楼对着自己轰然倒来的刺激,对于这点,我持保留意见。
3D拍摄是个技术活,这个观点只要是稍微深入了解过3D电影的人都会有同感。所以想要中国的3D市场真正的持久兴盛下去,而不只是昙花一现的惊艳之后就草草收场,深入了解真正的3D到底是如何拍摄出来的,这是首要前提。
有人曾戏言,3D=Dollar+灯光+等待,虽是戏言,但是也指出了如今3D电影拍摄制作的三个关键点。
由于3D拍摄的时间会比普通拍摄时间更长,因此前期准备时少不了资金支持,而对于按天算或者称为烧钱的电影拍摄来说,更长的时间就意味着花更多的钱;而灯光则是指拍摄的时候需要更多的灯光照明来进行辅助。就目前来说,真正的3D电影拍摄方法有两种:一体机式拍摄和立体支架式拍摄。
一体机式拍摄比较好理解,就是市面上的一款立体摄像机。这种机器的出现让3D拍摄傻瓜化了,在它设定好的拍摄范围内,摄影师只需要按照液晶屏上的指示调整摄像机,就可以拍摄,其他的操作方法和普通的摄像机一致,这样就大大的方便了已经习惯了2D拍摄的摄像师们,根本不用去费力学习新的3D拍摄技术和知识,也不用去了解到底2D和3D有何本质不同,照着指示拍就得了。当然,弊端也很明显,在它设定好的拍摄范围内,无法满足多种拍摄需求,而他的立体效果,也不能达到较好的出入屏幕的立体效果,它所有的一切都是事先定好的,不会更好,不会很烂,也不会改变。所以一般来说除了个别镜头,影视导演很少用这种机器来拍摄3D电影。
而对于立体支架式拍摄,就是利用3D拍摄支架这种专门拍摄3D电影的架子,同时搭配两组型号参数完全一样的摄像机和镜头来进行拍摄。立体效果可以根据导演的要求而变化,正是因为效果要优于一体机,因此,在使用时,也有较高的难度,比如它的重量、移动、以及同步控制等。但这种拍摄方式还是为绝大多数导演所用,而上面说到有关灯光运用最多的也是靠和这种拍摄方式来辅助完成,方能达到最好效果。
这种机器由于其结构本身需要一块特殊的分光玻璃,它会将光削弱一部分,而在最后播放的时候,观众还需要通过特殊的眼镜来观看,而眼镜又会削弱一部分的光,所以归根到底,就使得3D拍摄过程中需要的光远远多于普通的2D拍摄。
至于最后的等待也好理解,3D拍摄最终存储的数据是两路,一路视频对应左眼一路视频对应右眼,也就是普通电影的两倍,这就使得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工作量比普通电影的翻了一倍,那么等待也就是难以避免的了。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何况是3D电影制作,这个技术与艺术并重的电影形式,你对立体影像原理理解的越清晰,越能拍摄出效果优秀的立体影片,也就能设计出更加优良的立体拍摄设备。国外的电影产业之所以那么发达,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那些从业的很多年的电影导演、摄像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出了现在这许许多多的拍摄设备,从根本上推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
3D拍摄支架,这个制作真正3D电影必然用到的东西,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不单单是结构设计与生产加工上,还包括了自身的追求上。目前世界顶尖的3D支架,可以分为德系和美系两种,当然其他一些国家也有一些不错的支架,但这两种最具有代表性。

3D拍摄德系支架
德系支架一个普遍的结构特点就是他们可以实现手动和电控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一般情况下,摄像师是通过电动控制来调整支架,一旦电机出现了故障,或者电力供应不足了,就可以撤去电机,改为手动调整支架,这样就给了剧组更多的应变空间。而德系的支架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的生产加工水平之高之精确,让人叹为观止。整个支架就是完全的机械结构,你如果买一台拆开的话就可以差不多了解这个支架的整体结果和运作机理了。但是悲剧的是,你会发现你很难仿造出一台一样性能的支架出来,因为你的零件加工的水平很难达到那种程度,或者加工出来的零件由于精度不够而无法安装,或者你费了很大精力仿造的成本已经超越了购买的价格。
3D拍摄美系支架
至于美系支架,机械结构就不如德系的那么变态,亮点集中在它的控制软件和他们的电动控制,通过软件的计算和电机的误差调整,美系支架很好的弥补和修正了自己在零件加工过程中所出现的误差,同时也使得3D拍摄在软件的指导和帮助下方便了许多。所以想要仿造美系的支架,却没有他们的软件配合,也是徒劳无功的。
反观国内的支架现状,就有点惨不忍睹了,自身的加工水平一般,结构大多是模仿国外的支架,软件控制这方面也没几家做的出来,其结果就是目前来说还没有上得了台面的支架。而现在不少的支架厂商也不是励精图治的研发精进自己的支架,而是走着纯粹的Made In China精神,贪图一时的利益,将本身不怎么样的支架低价销售,使得现在国内如果拍摄要求高一点的3D电影,就需要购买或者租用国外的支架。
3D拍摄国内支架
话说回来,没有自己可用的支架,又何谈中国3D电影市场的崛起呢?难道靠坑爹的伪3D电影混事?或者就靠购买或租赁国外的支架?那样只会是让国外的同行业者将中国的3D市场走向和发展抓在自己手中!
所以,要想真正的振兴中国的3D电影市场,真正让中国的3D电影技术在世界上说得上话,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拍摄设备,有自己透彻了解3D技术后研发出来的支架设备,才有可能实现,不然就只是建立在别人技术基础之上的空中楼阁。中国3D电影,必须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