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是指电影或电视剧在拍摄制作或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当有无法实现的自然环境或人物表现场景和情节时,转而采用特殊的数字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模拟。换言之,现实无法完成的,特效帮助你实现。
如果说中国导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文科生”气质的话,那么好莱坞导演则更像一群“理科生”。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让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导演总是有着无尽的文人情怀;而一些好莱坞导演则更像科学家,他们热爱未来、外太空、水世界,追求更炫的视觉效果,更逼真的特效制作,不停地在给特效制作人员出难题,甚至是给自己出难题。
就像詹姆斯·卡梅隆为拍摄《阿凡达》,硬是自己找到索尼公司为他量身定制3D摄像机;而在35年前,同样执著却找不到技术人才的导演乔治·卢卡斯为了拍摄《星球大战》,竟成立了自己的特效公司──工业光魔公司(Industrial Light & Magic),并开启了现代电影特效行业。随后,在1990年,詹姆斯·卡梅隆也与人共同创办了被喻为全球四大电影特效制作公司之一的数字领域(Digital Domain)。
作为与电影产业相生相伴的特效行业,满足导演不同的创意需求是其研发升级的根本动力。上个世纪70年代,好莱坞连“特效部门”都很少见。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欧美各家特效公司已经形成了行业内的专业区隔和各自的鲜明特色。这些力量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流的特效制作水准。《哈利·波特》系列、《魔戒》系列的特效镜头都是多家公司合力完成的,甚至负责制作火焰的和负责制作水波纹的都是不同的公司。
然而在国内,电影特效制作行业起步已晚。“当今全球几千个人在做,但平均年龄是40岁;国内有100多人,平均年龄在26岁,基本上就是大学毕业后刚工作了三四年。”Technicolor大中华区总裁吴斌博士解释道,“国内的项目经理平均30多岁,但是我们海外的经理团队平均年龄都在50岁左右。所以要赶上国际水平,需要10几年的时间让从业者成熟。”
但国内电影制作却出现了一些极端现象。2010年一部《阿凡达》让全世界承认了3D技术,同时也看到了高新技术的使用对于电影票价的巨大拉动。一时间大量“文科生”变身唯技术论者,3D、CG技术的应用成了香饽饽,甚至演变成了“为特效而特效”的本末倒置。毕竟绝少数导演能够像卡梅隆一样达到对投资和技术的强大影响力,《阿凡达》拍摄花了2亿美元,特效制作花了2.8亿美元,拍摄阶段历时5年,特效做了3年,预算超支得已经不可想象。即便如此,《阿凡达》却仍被人指摘为仅仅是“技术的胜利”。
导演创意需求将特效技术一再推高的同时,也应警惕特效技术带来的迷惑。合理运用技术是锦上添花,但单纯的视觉冲击并不能弥补内容的缺陷,所以如何用好技术工具达到平衡的状态,也是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