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7月26日报道]由约20艘中国渔船组成的编队据信在至少两艘解放军海军护卫舰的护航下被派往帕加萨岛(即我中业岛本网注)附近水域,此举可能使菲律宾和中国之间因斯普拉特利群岛(即我南沙群岛本网注)的领土争议引起的紧张关系升级。
菲军方高层消息人士称,自24日晚起至少有20艘中国渔船集结在距帕加萨岛约9公里的水域。
菲西部司令部发言人内尔·埃斯特雷利亚证实帕加萨岛附近确有中国船只出现。他说:“我们将把此事交外交部解决。不过确有中国船只出现在该岛附近。”
菲军西部军区一位消息人士称,至少有4艘菲海军和海岸警卫队的舰船在菲声称拥有主权的斯普拉特利群岛地区巡逻。管辖帕加萨岛的卡拉延(被菲律宾侵占并实际控制的南沙群岛中的部分岛礁本网注)市长欧亨尼奥·比托翁翁也证实有中国船只出现。
一位军方消息人士称,菲武装部队认为,中国将其控制的米斯奇夫礁(即我美济礁本网注)作为中转站,以此进一步扩大其在菲领海中的势力。菲海军侦察机最近拍摄的照片显示,米斯奇夫礁已变成一处高度设防的驻地,礁上立起筑有火炮工事的高塔。
捍卫主权不再“留情”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网站7月25日文章]题:中国动真格(作者 国际危机研究组织中国和东北亚课题负责人斯蒂芬妮·克莱内—阿尔布兰特)随着南中国海紧张局势升温,北京开始强硬起来。在利用东南亚竞争对手的弱点时,中国没有手下留情。
在始于4月的中菲对峙中,北京尝试性地实施“反应性强硬”战略。中国一方面谴责菲派遣军舰的行为使普通捕鱼冲突演变为危机,另一方面抓住机会捍卫自己对有争议岛屿主权的主张,派非军事执法船在该地区巡逻。北京也毫不犹豫地利用其对马尼拉长期陷入困境的经济的影响,加紧了对进口热带水果的管控,使菲遭受约3400万美元损失。
上月越南通过海洋法将争议岛屿纳入其管辖范围。北京再次采取“反应性强硬”策略,在越南新法律墨迹未干时,中国就宣布建立三沙市,管辖越菲提出主权主张的一些争议领土。
6月底,北京允许国有石油公司中海油邀请外国能源公司联合开发位于越南专属经济区的南中国海部分区块。这是中国态度更加强硬的体现。这些举动表明北京不会在南中国海争端中退让。
美日企图搅局南海
[日本《读卖新闻》7月26目社论]题:对中国强硬姿态的忧虑加深
中国应该克制单方面行动,并通过与越南的对话缓和紧张局面。
中国在南海建立了三沙市,统辖南沙、西沙和中沙三个群岛。据说中国将以三沙市为据点,推进南海的旅游、水产和资源开发工作。
中国还单方面发布了在越南主张的专属经济区开发资源的招标项目,并向南沙周围海域派遣了30艘渔船,这些都是造成南海紧张局面的行为。
对东盟而言,南海稳定不可或缺。而从确保海上航线安全的观点看,南海稳定也有利于日本的国家利益。日本有必要与受中国威胁的越南和菲律宾合作,并在海上安全领域为其提供人才培养、巡逻船装备等更多帮助。
日本右翼蓄意挑战中国底线
日本《产经新闻》7月22日文章,原题:超党派议员联盟近期申请登岛
超党派议员组成的“保卫日本领土行动议员联盟”将于近期向政府提交登岛申请,希望8月中旬在冲绳县尖阁群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网注)举行“慰灵祭”,祭拜二战时在岛屿附近死亡的日本人。
有关人土透露,该联盟会长、自民党参议员山谷绘里子和民主党众议员长尾敬、自民党众议员新藤义孝等人将参加“慰灵祭”活动。他们于20日向首相官邸传达了登岛意向。
为了登陆尖阁群岛,必须获得与岛屿所有者签署了租借合同的日本政府的许可。可以认为,政府将为了维持稳定管理而不予批准,这种情况下联盟成员将在海上举行“慰灵祭”。根据计划,这些人将于8月18日晚租船从冲绳县石垣市出发,19日凌晨登陆尖阁群岛的鱼钓岛(即我钓鱼岛本网注)举行“慰灵祭”。计划购买尖阁群岛的东京都也将于近期提交登岛申请。
[共同社东京7月21日电 ]21日从相关人土处获悉,日本民主党、自民党等数名超党派议员近期将向日本政府申请登陆冲绳县尖阁诸岛,理由是希望8月中旬在岛上为太平洋战争末期的避难船遇难事件举行悼念仪式。
由于日本政府与尖阁诸岛的土地所有者签有租借合同,登岛需要获得政府批准。有分析认为,日本政府可能为了稳定管理而不批准登岛。出现这种情况的话,议员们将在海面上举行悼念仪式。
新报建议中国“精准打击”石原
[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20日文章]题:中国应对日本需要“精准化”
近期中国与日本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争议升级,并有可能演化成武力冲突危机。
在钓鱼岛问题后面,还闪烁着美国的影子。
中国的主权立场坚定,不会让出底线,但也并不想主动打破东亚稳定发展的大局;日本目前面对中国崛起确实有些心理失衡,而且面临人口、产业和基础设施老化等紧迫国内问题,与俄罗斯就北方四岛(俄称南干岛群岛本网注)争议解决希望渺茫,于是就有右翼政客想方设法弄出点事情来。
对美国来说,利用日本在钓鱼岛及所谓第一岛链上牵制中国发展,当然是不坏的选择,但其中也有个度的把握:既要用日本制约中国,又不想让日本右翼失控。
从19世纪末期到今天,中国与日本的交往加较量就没有中断过,但有一个关键方面明显失衡:即中国对日本的认知和了解,远远不如日本对中国的研习和探究。 这一失衡的一大突出表现,就是中国对日本策略的粗放有余,精细不足,经常导致无的放矢,事倍功半。
日本则恰恰是一个靠精细和精准取胜的民族。中国欲有效应对来自日本的问题和挑战,应更多从细微处着手,严格分类和甄别,精确瞄准目标,才有较大成功希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军队经常发现,所缴获的日军所绘中国地图,比中国自己的地图还细致准确。如今,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应对日本,仍显得策略过于笼统被动,针对性差,效果不佳。首先,此轮危机到底是“谁想钓谁的鱼”?大部分中国舆论认为,是美国意在挑起中日之争,以从中渔利。这种判断的主要根据,是当年美国故意把钓鱼岛交给日本管辖,以造成之后的中日纠纷。
俄媒:美国干涉日中冲突不可避免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7月20日文章]题:日中冲突的幕后
7月中旬,旷日持久的日中领土争端再度升级。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被召回商议对策,以示对中国3艘渔政船进入东海尖阁群岛水域的抗议。尖阁群岛被中国称作钓鱼岛。日本政府认为,这些岛屿归属日本,但北京称,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美国干涉日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美日之间订有安全条约。华盛顿站在日本一边。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曾表示,美日安保条约对尖阁群岛也有效力。
尖阁群岛,或曰钓鱼岛,并非这一地区的唯一争议岛屿。众所周知,日本早就渴望得到归俄罗斯所有的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本报注)。而中国一直在设法控制油气资源丰富的斯普拉特利群岛(即我南沙群岛本报注)。这些岛屿已成为亚太地区持续不断的紧张策源地。美国在这场冲突中积极支持中国的对立面。
由于自身石油和天然气储备缺口大,中国不得不把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这对环保非常不利。为了把“煤炭依赖”降至世界平均水平(28%左右),中国每天额外需要800万桶石油。任何人口或能耗的增长,都将导致能源紧张的进一步加剧。因此,控制世界上新的油气产地(甚至包括同中国没有任何关系的北极大陆架)已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一项主要内容。至于日本,该国人口密集,存在“领土饥渴”,一心想扩大自身的领土。自然灾害和技术工程灾难只会增强日本政府的侵略决心。华盛顿对日本人的这种坚决也持鼓励纵容的态度。
希拉里去年曾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ll月号上撰文指出,世界政治的未来将不是取决于阿富汗或伊拉克,而是亚太地区,美国应该在这—最核心地区存在……美军在澳大利亚北部部署基地是这番话语的重申。美国防长帕内塔宣布,到2020年美国主要军力将集中在太平洋地区。奥巴马采取新的太平洋战略首先是受“中国综合征”的驱使。
中国军事实力的增长让美国军方和政治家尤其不安。美国智库兰德公司2009年发布报告称,到2020年,一旦台湾受到中国攻击,美国已无法像从前那样保护台湾。该智库专家认为,到那时中国已有能力在台湾海峡战胜美国海军,即便美国装备中有第五代战机及两支肮母编队。中国的军事预算现在已是亚太地区最大,世界第二大,仪次于美国。据美国环球通视有限公司今年2月公布的预测,到2015年底,中国国防开支将增加l倍,达到2382亿美元。2012年中国的军费开支增长11.2%,为1046.2亿美元。
因此,美国很可能将利用日本来对付俄罗斯和中国。美国国务院公开支持日本对南千岛群岛的领土要求,并且非公开地促使东京在与中国的岛屿争端上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
因忙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美国“忽视”了中国巨人的崛起。现在美国匆忙“重返”太平洋,企图“遏制”中国的升势。在东亚拼凑反华联盟,纵容中国邻国的反华畏惧心理,美国借机向中国人施压,刺激中国动武。美国在公众外交上扮演“维和”角色,但事实上只会使战争迫近。也许,美国“鹰派”就是想引发战争,以便在中国军力与美国比肩之前将其搞定。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7月20日文章]题:日中冲突的幕后
7月中旬,旷日持久的日中领土争端再度升级。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被召回商议对策,以示对中国3艘渔政船进入东海尖阁群岛水域的抗议。尖阁群岛被中国称作钓鱼岛。日本政府认为,这些岛屿归属日本,但北京称,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美国干涉日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美日之间订有安全条约。华盛顿站在日本一边。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曾表示,美日安保条约对尖阁群岛也有效力。
尖阁群岛,或曰钓鱼岛,并非这一地区的唯一争议岛屿。众所周知,日本早就渴望得到归俄罗斯所有的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本报注)。而中国一直在设法控制油气资源丰富的斯普拉特利群岛(即我南沙群岛本报注)。这些岛屿已成为亚太地区持续不断的紧张策源地。美国在这场冲突中积极支持中国的对立面。
由于自身石油和天然气储备缺口大,中国不得不把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这对环保非常不利。为了把“煤炭依赖”降至世界平均水平(28%左右),中国每天额外需要800万桶石油。任何人口或能耗的增长,都将导致能源紧张的进一步加剧。因此,控制世界上新的油气产地(甚至包括同中国没有任何关系的北极大陆架)已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一项主要内容。至于日本,该国人口密集,存在“领土饥渴”,一心想扩大自身的领土。自然灾害和技术工程灾难只会增强日本政府的侵略决心。华盛顿对日本人的这种坚决也持鼓励纵容的态度。
希拉里去年曾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ll月号上撰文指出,世界政治的未来将不是取决于阿富汗或伊拉克,而是亚太地区,美国应该在这—最核心地区存在……美军在澳大利亚北部部署基地是这番话语的重申。美国防长帕内塔宣布,到2020年美国主要军力将集中在太平洋地区。奥巴马采取新的太平洋战略首先是受“中国综合征”的驱使。
中国军事实力的增长让美国军方和政治家尤其不安。美国智库兰德公司2009年发布报告称,到2020年,一旦台湾受到中国攻击,美国已无法像从前那样保护台湾。该智库专家认为,到那时中国已有能力在台湾海峡战胜美国海军,即便美国装备中有第五代战机及两支肮母编队。中国的军事预算现在已是亚太地区最大,世界第二大,仪次于美国。据美国环球通视有限公司今年2月公布的预测,到2015年底,中国国防开支将增加l倍,达到2382亿美元。2012年中国的军费开支增长11.2%,为1046.2亿美元。
因此,美国很可能将利用日本来对付俄罗斯和中国。美国国务院公开支持日本对南千岛群岛的领土要求,并且非公开地促使东京在与中国的岛屿争端上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
因忙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美国“忽视”了中国巨人的崛起。现在美国匆忙“重返”太平洋,企图“遏制”中国的升势。在东亚拼凑反华联盟,纵容中国邻国的反华畏惧心理,美国借机向中国人施压,刺激中国动武。美国在公众外交上扮演“维和”角色,但事实上只会使战争迫近。也许,美国“鹰派”就是想引发战争,以便在中国军力与美国比肩之前将其搞定。
英报:通胀会阻碍中国经济反弹吗?
英国《金融时报》7月23日文章,原题:通胀会毁灭中国的经济反弹吗?
英国《金融时报》7月23日文章,原题:通胀会毁灭中国的经济反弹吗?
当下,报纸头版关于粮食危机隐现的报道对中国产生了非同一般的震动。正当北京致力于实现经济软着陆、在今年下半年刺激经济增长的时候,物价上涨的威胁又卷土重来。
除了和往常一样对粮价上涨引发社会危机感到担忧外,还有一种可以理解的担忧是中国的宽松政策可能会遭遇阻力。
先来看看事实。在美国干旱的影响下,近几周来大豆价格大幅上涨后者不是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组成要素之一,但对国内养猪业至关重要。玉米价格也处于高位,小麦价格则在短短5个星期里上涨了50%。
到目前为止,尚无迹象表明粮价上涨对中国产生了压力。但这些都有可能改变。大豆价格上涨产生的撞击效应最可能体现在猪肉价格上,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张志伟作出如下解释:
猪肉价格是影响中国CPI的一个主要数据。6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跌12.2%,造成CPI下跌0.43个百分点。2012年下半年和2013年的通胀前景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猪肉价格。
全球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很可能推高中国的猪肉价格。猪肉与玉米价格之比已经降到6比1猪粮之比通常被视为衡量中国养猪业盈亏平衡的一个工具。历史数据显示,一旦这个比率跌到6以下,农民就会减少猪肉产量,于是猪肉价格开始上升。
《金融时报》:经济增长放缓对中国有益
英国《金融时报》7月25日文章,原题《经济增长放缓对中国有益》
中国官方公布的GDP增速显著下滑,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速可能还要低得多。中国正逐步陷入通货紧缩。温家宝总理则再次警告称,中国经济面临严峻压力。中国似乎正在走向经济硬着陆,很多中外专家指出,中国政府必须大幅下调利率水平并扩大信贷供给,才能使本国及世界经济免于陷入灾难。
但这些专家的观点是错误的。中国经济目前发生的转变也许正是中国以及世界所需要的。在经历多次失败的尝试后,我们在过去的六个月中所看到的,或许正是中国亟需的经济再平衡过程的开端,它将改变过度依赖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增大向消费的倾斜。
这一过程绝非易事。
近年来中国政府的债务规模快速上升,如果不迅速扭转多年来的持续过度投资趋势,中国将面临严峻的问题,甚至可能引发危机但中国越早启动经济再平衡,调整过程的痛苦程度也将越低。
美国福布斯网站7月23日文章,原题:中国制造业的终结和美国工业的重生
人们极为担忧中国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泡沫,但这只是中国能通过花钱解决的短期挑战。
中国经济真正的威胁更加巨大和持久:制造业泡沫。
通过提供补贴、廉价劳动力、宽松政策和操纵人民币,中国成功吸引了很多美国公司将其工厂迁至中国。但受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对政府支持窃取知识产权行为的担忧和生产时间滞后等因素的影响,陶氏化学、卡特彼勒、大众和福特等公司已决定将部分生产部门迁回美国本土。
但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政治压力不足以迅速带来改变,而一系列飞速发展并不断融合的技术将打破现状。
这些技术包括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AI)、3D打印和纳米科技。这些技术此前发展缓慢,但现在开始迅猛发展。
德报:不能用冷战思维看中国崛起
[德国《时代》周报网站7月23日文章]题:疑虑重重的巨人
预测早已成为信念:中国将在2l世纪留下自己的烙印。欧洲人和美国人在使自己适应重心向太平洋转移。去年奥巴马总统调整了美国的外交政策,使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向亚洲。
但这对一个既充满自信又疑虑重重地登上世界政治舞台的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德国特里尔大学中国问题专家迪尔克·施密特和塞巴斯蒂安·海尔曼的研究报告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
这也许是最重要的论断:不能用冷战的思维来理解中国的崛起,中国也不是苏联。与苏联不同,在中国“没有权力无比的中心”在决定政策。中国的对外经济非常典型,有大量不同的角色在决定其政策除了中央政府之外还有各省和大型国企。
事实上,中国要比西方人得到的初步印象复杂得多。中国在有力地扩充军备,但它(目前还)不谋求成为全球大国。中国过于敏感地关注人们是否尊重它,但如果中国应该承担责任,它又会逃避。
北京的事务优先顺序是清楚的。施密特和海尔曼在研究报告中写道,“维护国内稳定和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保障领土完整(台湾和西藏),确保经济发展”,对北京政权来说,这一切要比致力于展示自己是有责任心和愿意合作的大国更为重要。
中国仍然在忙于处理自己的事情。但它有时以毋宁说是不灵活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力量。这已经促使某些亚洲邻国重新寻求老霸权国家美国的保护。
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双边关系对21世纪前半期产生的影响将大于其他任何双边关系。施密特和海尔曼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在经济和货币方面,两国间早已存在“共生的相互依赖”。而在政治上,稳固的超级大国和正在崛起的地区大国之间存在争斗。美国政府试图“管理”中国的崛起,而中国则担心美国的包围战略。
但如果中国消除其管理危机,如果中国继续使其经济快速增长,如果中国启动早该进行的政治改革,那么对某些新兴工业国家来说,中国模式仍将是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施密特和海尔曼说得对,对欧洲人和美国人来说没有理由“沾沾自喜”。他们很快就将摆脱不掉中国这个挑战。
美国会新报告:美应利用中国海军四大弱点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7月23日文章,原题:新报告建议利用中国海军弱点
美国国会研究所一份新报告建议利用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中的四个关键弱点。这些弱点是防空作战,反潜战,反水雷措施,以及C4ISR系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
国会研究所海军事务专家罗纳德·奥罗克写的这份报告建议美国研制或采购更多电子战系统、反舰巡航导弹、“弗吉尼亚”级攻击潜艇、鱼雷、无人潜艇、水雷和模拟中国新的“东风”-2ID反舰弹道导弹(ASBM)的大气层内目标,以及新型“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海军咨询机构AMI国际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兼总裁盖伊·斯蒂特说,虽然奥罗克的报告指出了中国海军四个方面的弱点,但没有指出造成这些弱点的原因是什么。“鉴于他们众多实验室和研究机构频繁重组,加上使用中国建造的舰船的海军(巴基斯坦和泰国)的评论,我感觉中国海军和中国的造船公司正苦苦应对复杂战舰系统集成的复杂性”。他说,这些难点成了他们的弱点。
然而,报告对美国海军能否对抗中国海军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质疑。报告提到的问题包括:随着经济压力进一步影响美国军队,美国海军的规模将缩小;针对中国反舰弹道导弹和潜艇发展昂贵的应对措施的问题;针对中国的军事扩张主义,美国海军是否会转变成更加分散式的舰队结构。
AMI副总裁鲍勃·纽金特说,美国海军舰队所面临的压力表明,目前的海军兵力结构“难以取得成功”。
他说,随着中国海军能力的增长,对美国太平洋司令部辖区内的海军力量(即战舰数量和总体能力)的要求也随之加大,这将对舰队结构构成更大的压力。报告说,中国没有显示出放慢现代化步伐的迹象。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购买了12艘俄制“基洛”级攻击潜艇,并部署了4种本国制造的新级别潜艇,包括“晋”级新型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商”级新型核动力攻击潜艇以及“宋”级和“元”级新型柴油攻击潜艇。
不过,美国2049计划研究所的中国国防问题分析家罗杰·克利夫指出了“宋”级和“元”级柴电推进系统的—个缺点。他说,这些类型的潜艇“在战场环境下基本上是不动的,无法灵活移动对舰船进行拦截它们必须等敌舰自己送上门来”。报告说,中国加快了研发和生产新型反舰巡航导弹(ASCM)的速度,这样在新型远程反舰巡航导弹完成研发和测试后,“宋”级、“元”级和“商”级潜艇就能发射这种导弹。报告关注的另一个领域是“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的研发。这种导弹能把“航母变成价值20亿美元的扭曲金属块、火焰和丧生的船员”。奥罗克建议美国研制一种大气层内目标来模仿“东风”-21D,对此美国没有计划和预算。
美报:中共精英领导层制度值得学习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7月25日文章,原题:美国存在缺陷的民主制度可以从中国学些什么?
政治精英领导制度在现代社会的政治理论体系中基本上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但是有三个重要原因让这种政治理念复苏,并对它进行新的诠释,尤其是在中国的大背景下。
首先,政治精英领导制度一直而且未来也将是中国政治文化中的核心。其次,民主是一种存在缺陷的政治体制,而精英领导制度可以帮助弥补民主制度的一些缺陷。再次, 30年来,中国共产党自己已经成为一个更精英的组织。下面让我们分别来讨论这三点。
政治精英领导制度是中国政治文化史上的一个核心主题。 “尚贤”的主张是春秋时期以家世门第为基础的上层社会秩序瓦解后出现的。战国时期的大多数著名思想家都赞同这种主张,而且政治思想家们还就如何定义贤德以及如何以贤德为基础进行政治实践并建立政治制度进行了讨论。
如果大家普遍赞同自由的民主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那么不讨论政治精英领导制度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现在对民主制度的怀疑日益加剧。前所未有的商品、服务和资本的全球流动给西方民主社会带来了“控制危机”,政治学家们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资本家的利益在政治进程中发挥了大大超出比例的作用,特别是在美国的政治体系中。这种现象被称为“一美元一票”而不是“一人一票”,这种说法大概不能说是不对。
早期,在毛泽东领导下的共产党中国明确反对孔子提倡的政治精英领导论。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当时的主要任务是鼓励革命热情并使国家具备军事实力,结束外国列强的蹂躏和欺侮。但现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个相对稳定和强大的中国已经建立,这意味着中国不再那么担心自身的安全,而是开始关注其政治共同体。
因此,重点已经转向了由有能力和品德高尚的政治领导者进行完善管理,而共产党的选拔机制也变得越来越注重能力和才智。
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 2011年,在像清华大学这样的精英学校, 28%的大学本科生和55%的研究生是共产党员。共产党还瞄准了城市地区年轻的专业人才组成的“新社会阶层”,其中包括商人、私企经理、律师和会计师。
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还需要在廉洁从政方面作出表率。为了说明在选拔政府更高层官员方面的严格性,中组部公布了挑选党政领导干部的程序。
首先是包括退休干部参加的提名阶段。获得提名最多的人可以进入下一阶段。接下来是考试。为了确保透明和公正,其他普通的干部也在场,并可以监督整个过程。得分最高的候选人进入最终阶段。
在共产党内部“明显存在的”精英领导的好处很明显。领导干部要经过严格的才能选拔,只有那些过去表现优异的人才可能进入到最高层的政府机构之中。这一培训过程包括培养干部的美德,例如通过到贫困的农村地区工作一段时间来培养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
此外,这种精英选拔过程也只能在一党制的前提下发挥作用。在多党制国家中,无法保证在低一级政府机构中的良好表现在更高一级机构中会得到奖励,而且也没有强大的动力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以使他们将来能在更高层的岗位上具备经验,因为关键性的人事安排会随着领导政府的政党的改变而改变。
所以,即使那些有才干的领导人,像奥巴马总统,一旦获得领导地位,也会犯“新手的错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过适当的培训教他们如何在政府的最高层坐镇指挥。中国的领导人就不太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他们有经验而且接受过培训。
一旦中国的领导人到了拥有政治权力的职位,他们就可以作出考虑到所有利益攸关方的决定,其中包括未来几代人和生活在这个国家之外的人们。
与之相反,在多党制民主制国家中,通过竞争性选举选出的领导人需要担心下一次选举,因此他们更加可能作出受短期政治考量影响的决定,因为这关系到他们能否再度当选。如果非选民的利益和选民的利益冲突,例如未来几代人,那他们的利益就不太可能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