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陵晚报》“最萌的报纸”到沈阳的《地铁第一时间》“手写的报纸”;从《郑州晚报》672版“最厚报纸”到英国《格里姆斯比电讯报》的“面包味报纸”;从《南京晨报》的“全媒体报纸”到《京华时报》的“云报纸”;就在短短的两个月内,报业推出了如此多的让人眼花缭乱的“新形态”。这折射出的是报业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应对的乏力。显然,这些抢眼球的举动对于报纸的发展并不具备多少实际意义。就像前几年在报纸中普遍推广的3D报纸一样,既代表不了长期趋势,短期也无法获得多少赢利前景。
新鲜 卖疯了的真正原因
几乎所有3D报纸上市时都非常热销。3D报纸上市后“卖疯了”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高发行量的背后是民众的猎奇心理,但可以预见的是,一段时间后,当3D报纸成为一种常态,那些基于猎奇心理而买3D报纸的人以后是否还会购买是个问题。
3D 拿过来也没什么用处
2010年,有十几家报纸推出了3D报纸。比如,《十堰晚报》、《每日新报》、《北京晨报》、《扬子晚报》、《齐鲁晚报》、《洛阳晚报》、《安徽商报》、《潇湘晨报》、《江阴日报》等。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一家曾做过3D的报纸因3D很好而再做一次。这意味着什么?市场眼光往往决定所采用的竞争手段恰当与否。纸就是纸,画面再漂亮,也比不上现在的高清电视、3D电影。有时候,我们应正视自己的缺陷,避免它,而不是徒劳地弥补它。
从读者角度看,要随身携带一副3D眼镜,非常麻烦。从报纸竞争力角度看,图像实在不是报纸的特长,放弃文字和深度,转而追求照片的栩栩如生,想要跟电视比生动,那简直就是以卵击石。将报纸3D化除了立体照片外,看到的还是文字,并不能给读者带来更多信息。
费力 听听3D报纸的抱怨
3D报纸不讨好,却做得非常辛苦。
耗时长——
《比利时日报》制作《最后一点钟报》特刊花费了两个月;《十堰晚报》的3D报纸花费了半个月;《潇湘晨报》的《世界波》共投入近百万元、数十位制作人员,花费近一个月时间。这主要是印刷前对图片的3D技术处理要花费大量时间,一个版的图片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完成分色处理,这很难满足报纸尤其是日报对时效的要求。
成本高——
《最后一点钟报》印刷部经理彼拉德说:“3D报纸附赠眼镜的费用每副需约0.14欧元,而一份《最后一点钟报》的零售价不过1.1欧元;同时为了保证3D效果能真正得以实现,报社还需要采用成本高出一倍的新闻纸来印刷。另外,图片都需要经过印前处理,才能有3D效果,而一张照片的处理价格也在0.2欧元左右。靠发行量上涨和广告费增加获得的收入远远无法抵消这些成本的支出。”
出路 欲争眼球不妨试试
以图片见长的杂志,读者的核心诉求是阅读愉悦,照片越有冲击力,吸引力就越强,因此3D的效果很好。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云南《生活新报》的3D世界杯特刊,里面有一张世界知名球迷“乳神”里萨·里克梅尔的3D照,《生活新报》自称“谋杀”了不知多少眼球。看到这个信息,笔者在思考:奥运临近,为抢夺眼球不知有没有报纸要进行3D方面的尝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