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采购

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用画笔飞离喧嚣的现实

   2012-07-25 转载于网络佚名3280
导读

在很多艺术家的画中,面孔表达着个人或社会的愤怒、迷惘、禁锢、癫狂但这种有着政治和社会意味的形象已经被雾化,典型性已经无

              在很多艺术家的画中,面孔表达着个人或社会的愤怒、迷惘、禁锢、癫狂……但这种有着政治和社会意味的形象已经被雾化,典型性已经无法把握,也就是说“容易”的形象正在消失。

  在俞洁的作品里蒙着脸的人,人物用来表达的嘴、用来聆听的耳朵都被遮住,只剩下一双眼睛。事实上在一个急速变化的国度,所有经验判断常会使人蒙羞,而当代生活仿佛是一部全息影像。同时,这些形象去掉了表情,被遮住的不只是脸,而是脸的社会性,俞洁因此让人的面容变得更干净,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从而也成了对脸部表情的意识形态的一种反驳。

  在这里,“面具”就像帷幔,后面永远停留着好奇,永远有另一种存在。面具也是禁忌、是界限,同时也是某种庇护。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说:“人类失去了一个形象,一个无法重新见到的形象。”而让我们感到的是在“易容”和“隐身”盛行的当代,人的面容已渐渐模糊。说到底,所有被记住的面容,都是面容之外的光芒,而非其本身。

  俞洁新近的绘画,放弃了前些年那些带有涂鸦意味式的即兴方式,更多了“写”的成分,作为一个强调东方性的艺术家,她以温和的形式将现实性隐匿到形象背后。

  她制造了很多看起来过于干净的画面,人物形象都有自足性,这些人和物都沉浸在自己的专注中,而不与看作品的人对视,也就是说没有发现“被看”。那么他们在做什么呢?例如,有人在洗马——却是匹木马;有人在粒子里祈祷——是爆炸的粒子等。细辨之下,我们发现,他们都是在干着非日常的事情,更像是一种姿态和表演。

  如同在仪式中一样,在画面上制造的气场,也能让日常之物脱离了它的属性,上升到了形而上的高度,同样,作为一个习惯于沉寂的艺术家,通过绘画本身在内心获得“圣洁”,她用画笔让自己稍稍飞离地面,飞离喧嚣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画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画画的姿态应该是清晰可辨的,重要的是画布后面的那个形象。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佚名原创作品,作者: 佚名。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quanxiwang.com/news/show-253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资讯头条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8682138895

请手机扫码访问

客服

客服热线: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