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术最早与1947年由匈牙利物理学家Denise Gabor(1900-1979)发现,并因此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其
他物理学家也进行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例如Mieczys?aw Wolfke解决了之前的技术问题,以使优化有了可能。这项发
现其实是英国一家公司在改进电子显微镜的过程中不经意的产物(专利号GB685286)。这项技术最开始使用的仍然是
电子显微镜,所以最开始被称为“电子全息图”。作为光学领域的全息图直到1960年激光技术发明后才得以开始。
第一张记录了三维物体的全息图是在1962年由Yuri Denisyuk、Emmett Leith、 Juris Upatnieks在美国拍摄的。
全息图有很多种,例如投射全息图、反射全息图、彩虹全息图等
普通照相,只能记录物体光场的强度(复振幅模的平方),它不能表征物体的全部信息。采用全息方法,同样也是记
录光场的强度,但它是参考光和物光干涉后的强度。对采用如此方法记录下来的光强(晶体或全息胶片中),利用参
考光再现时,可以将全面表征物体信息的物光的复振幅表现出来。 其制作过程如下。 对一束相干光(频率
严格一致,表现为可以产生明显的干涉作用)进行1:1分光,照射到拍摄物体的称为物光,另一束称为参考光。保证
光程(光走的距离)近似相同的情况下,使在物体上反射的物光和参考光在晶体(或者全息底片)上进行干涉。
观察的时候只要使用参考光照射全息底片,即可在全息底片上观测到原来的三维物体。 这是最简单的全息图原理
,此外,还有白光(指非相干光源,例如灯光、日光)即可再现的全息图(广泛应用于防伪标识),彩色全息图(可
以用白光再现被摄物体的颜色)等等。这些全息图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 虽然全息图通常指三维光学全息图,但
这是一个误解。除此之外,声场也可以被制作成全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