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25日“第十二届世界漫画大会暨2011北京国际动漫周”(以下简称“世漫会”)在北京举办。
记者发现,动漫迷们在此次“世漫会”上感受最深的,并非是见到了多少世界著名的漫画家、看到了多少梦寐以求的动漫作品,而是原本处于社会文化角落地带的“动漫会展”已经成为大众参与、全民关注的“主流”活动。
“‘世漫会’让原本主观认为动漫作品就是‘低幼读物’的成年人,看到了动漫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多长年对“动漫”存在误解的家长,也开始鼓励孩子高考填报志愿时,报考动漫相关方向的专业。”北京动漫游戏产业联盟秘书长刘春刚向记者表示。
也许是希望扶一把跌倒在起跑线上的青年动漫人,也许是希望发挥余力扭转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惨败的颓势,中国动画界的老前辈们在今年下半年集体发力,改编早年间优秀的动画作品,使其以全新的形象投入电影市场。
有消息称,从今年年底到明年春节期间,包括《大闹天宫》、《渔童》、《三毛流浪记》、《曹冲称象》和《神笔马良》等在内的8部传统经典动画片被制作成3D动画电影,将在全国1700多家院线上映。
“这种老内容、新作品的表现形式也许能够带活整个国产动画电影市场,让更多的影迷愿意走进影院观看国产动画作品。”某资深电影人表示。
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1)》显示,动漫产业核心产品直接产值在2005年时不足20亿元,2010年则突破了80亿元。
不过,面对着如此高速增长的数字,动漫人和动漫业可能难有骄傲之感。一直以来,我国原创动漫作品的质量长期在同一水平线上转圈,甚至倒退,就算有少量优秀作品出来冒个头,但大部分能代表我国动漫水平的作品,甚至连高校校门都未能出去;多数希望振兴动漫产业的行业领军者基本都是内容生产的门外汉,真正脚踏实地去研究内容创意的少之又少。到头来,我们能拿得出手的优秀作品仍然只有几十年前甚至更早的老动画。
动漫产业化并不是纸上谈兵,在喊口号的浮躁之下,又有几人真正抓住了内容生产这一落后源头?“量”的累计再惊人,“质”如果跟不上,中国动漫产业将永远无法摆脱“代工厂”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