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幻巨片《阿凡达》成为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大家都争相要欣赏3D版甚至IMAX 3D立体版时,很多人都对何谓IMAX 3D却还一知半解。现在就来解构一下IMAX 3D究竟为何物?
我们现在在一般电影院观看的3D版《阿凡达》与IMAX 3D版是两回事,前者只需要有3D播放系统,观众只需要佩带偏光眼镜就能欣赏,而IMAX 3D版则是在专门的IMAX电影院内才能享受,按照曾经先看了普通3D版、后来再去了亚洲最大的东莞万达影城看IMAX 3D版的编辑形容,虽然普通3D版已经比以前看过的3D电影优胜,但屏幕相对小,立体有余而不够精细。当看了IMAX 3D版《阿凡达》后,超巨幕+立体+超清晰的画面,画面里面的一个人好象一只大象一样在你面前,而且画质还超精细,很多场景都立体得仿佛触手可及,完全可以讲是身临其境!
IMAX跟3D其实是两种不同技术,IMAX是一种已有42年历史的高清摄影及放映系统, 3D则是指立体影像,两者直至近年才混合使用于主流电影。现时常常挂在口边的IMAX,其实是一个摄影及放映格式,是Image Maximum(最大影像)的缩写。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影像系统,它集电影技术之大成,拥有最大的银幕、最清晰的图像、最高的精密度、功率最强的放映设备以及最高级的多声道音响系统。
平时我们欣赏的商业片一般由35毫米菲林拍成,IMAX采用的菲林面积为70毫米,换句话说影像更巨型,解像度亦更高。此技术于1967年由加拿大一间公司开发,开发时旨在针对大型展览会的投影系统。由于菲林面积大的关系, IMAX所用的摄影器材及播放银幕也属特制。IMAX戏院的银幕可高达25米,分为大银幕及天幕式。音响方面则采用6声轨,标准装置合共44个喇叭。
IMAX摄影机重达250磅,在电影制作的物流上造成不少限制,加上成本高昂,因此初期IMAX只有大型博物馆及科学馆采用,所制作的电影也是作长期播放的纪录短片居多。例如美国太空总署( NASA)就于70年代将IMAX摄影机带上太空,拍摄外星情况作研究及分析用。
至90年代中期终于有《阿波罗13号》等主流商业片在IMAX戏院放映,但这些电影并非用IMAX摄影机拍摄,而是用一种名为DMR技术将原本的影像放大。
直至08年的《蝙蝠侠─黑夜之神》才是首部用上IMAX菲林拍摄的商业长片。但由于摄影机实在太巨型,导演基思杜化路伦只能用来拍该片的其中8 场、合共约30分钟的戏份。去年的《变形金刚狂派再起》也用上IMAX摄影机拍摄了3场动作戏。
近期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引发全世界抢票的IMAX 3D电影,是于近年才成功研发,原理是用一部装置以人类眼睛距离、即平均2.5吋作比例的双镜头摄影机拍摄,当观众带上立体眼镜时便会看到立体幻觉,之后詹姆斯·卡梅隆再将立体影像,转成IMAX 3D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