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电影《阿凡达》上映后,一股3D狂潮席卷了全球电影业,但目前看来,不少观众正对一哄而上的3D影片失去信心。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3D电影也曾有过一个“黄金时代”,一部限制级的影片还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但终因质量较差,3D很快被观众们抛弃。
《非洲历险记》带来突破
3D电影出现得比较早,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曾把他们的《火车进站》制作成3D电影,在1903年公开放映,火车快速驶来的逼真镜头让观众感到恐慌。从那时起到1946年,3D电影一直处于试验阶段。1936年,米高梅公司的短片《Audioscopiks》是一个成功的尝试。短片在电影《双城记》上映前放映,观众把特制的红绿3D长柄眼镜举在眼前,立刻感受到非常不一般的画面:荧幕上的一个人在掷棒球,棒球便立刻直冲观众而来,使人不由得想低头。这个效果在当时非同凡响,短片最后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短片奖的提名。
二战后,电视的出现让传统电影业受到很大冲击。在美国,针对电影业的一些限制政策使电影业更加消沉。为了生存,有人提议拍摄大量宽银幕的史诗片,用宏大场面吸引观众,有人尝试用3D电影,通过极具震撼力的立体画面吸引人们。不久,3D电影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1952年11月,电影史上公认的第一部3D故事片《非洲历险记》(又名《博瓦纳的魔鬼》)出现了。这部影片还是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3D电影。导演使用两台摄像机相对拍摄,加上镜子辅助,放映的时候采用一对放映机,观众则戴上特制的两色眼镜观看。影片宣传时,号称能让观众体验到“狮子在腿上,爱人在怀里”的奇妙感受,因此吸引了大批观众,据说排队的人跨越了好几个街区。对于影片效果,却褒贬不一,有人觉得新奇,但当时的《生活》杂志给出的评价却是“廉价、荒谬”。
第一次热潮来去匆匆
《非洲历险记》开启了3D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轰动的效应给寂寞的电影业带来众多跟风者。从1952年到1955年,以美国为主,先后有50多部3D影片发行。1954年的《酋长之子塔赞》由著名导演道格拉斯·赛克执导,希区柯克也使用3D技术拍摄了经典之作《电话谋杀案》。大的电影公司也看到了巨大商机,哥伦比亚公司和华纳公司先后推出两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3D电影《黑暗中的人》和《蜡像馆》,并取得巨大的票房成功。《蜡像馆》还首次采用了立体声,观众得到了在当时堪称完美的视听一体享受。
一时间,3D几乎成为当时电影热卖的护身符。迪士尼、20世纪福克斯等大公司也先后加入了这股潮流,迪士尼还把3D技术带进了迪士尼乐园。不过,那个时期的3D电影也隐藏着很多危机,没有多少3D电影成为传世佳作。《电话谋杀案》的成功源自金发美女格雷斯·凯利的出色演出和希区柯克的精致执导,而不是3D。《酋长之子塔赞》在道格拉斯·赛克眼中也不过是个试验而已。大量3D电影匆忙赶制,效果可想而知。题材也多局限在能体现立体冲击效果的恐怖、惊悚类影片,内容乏善可陈。更关键的是技术因素,从题材的选择、拍摄、剪辑、洗印到发行放映的荧幕、放映机,3D电影需要特殊的技术要求,否则难以保证质量。即使影片质量较好,在当时的条件下,观众观看电影时,仍常常产生眼睛疲劳甚至头昏脑胀的感觉。
诸多原因造成3D电影只火了几年就沉寂下来。1955年又一部3D电影《怪物复仇记》受到观众冷遇,宣告了这个热潮暂告一段落。但是3D的影响已经传播开来,1962年中国正式发行了第一部3D电影《魔术师的奇遇》。
最成功的是部情色片
到了20世纪60年代,3D电影逐渐在一个新领域巩固了阵地———情色电影,在这里低成本、低质量和内容空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1969年在旧金山和洛杉矶开演的首部3D情色电影《女乘务员》就创造了一个奇迹。
《女乘务员》制作成本仅为10万美元,一开始被定为X级(成人电影,17岁以下观众禁止入场),后来经过改编被评为R级(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这部电影竟然在北美的800家影院获得了2700万美元的票房收益。有媒体评论说,《女乘务员》的成功,不是因为演员们的演技,也不是由于故事情节,而是制片人在3D热降温10年后,把它同情色结合在了一起。一些人来看《女乘务员》,仅仅是图个新鲜,另外一些人则是奔着新技术下荧屏上的“暴露”镜头而来。
有了收益,《女乘务员》不断增加投资,在更好的布景和不断翻拍中,竟然连续两年成为当时最卖座的3D电影。有的观众看了不止一遍,就是为了看看新的版本在什么地方发生了改变。也有观众在看完之后,觉得太烂,喊着要求退票。即使如此,《女乘务员》的这个成绩足以带动20世纪70年代3D电影的复苏。